Hello, AMPs

Welcome to the mobile web

top of page

                                                                            小黑蚊

   學名為「台灣鋏蠓」,不是蚊子,而是屬於雙翅目蠓科的台灣鋏蠓,是一種體型微小的吸血昆蟲,俗稱「黑微仔」、「魍微仔」或「小金剛」,是台灣原生種的吸血昆蟲,體型細微,大小約一個芝麻的 1/3,叮人時不易被察覺。具有感應到人的氣味才起飛吸血特性;生活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完成一個生活史約時20-30天。

小黑蚊成蟲體長約1.4mm,雌蟲嗜吸人血,一天之中,白天均為雌成蟲易吸血時段,以上午11 點至下午3 點為吸血高峰易被叮咬。雌蟲習性低飛,飛行高度一般不超過1 公尺,因此多叮人體小腿、手背、手肘等部位,叮咬後會產生奇癢、紅腫等症狀,嚴重者會產生過敏反應;吸飽血的雌蟲懷卵2-3 天即可產卵,一次可產10 至百顆卵,且散狀產卵,卵產於濕度較高與陽光微弱易孳生藍綠藻之土表,其幼蟲主要以藍綠藻與綠藻等藻類為食。一年之中,小黑蚊易大量危害於春雨過後至秋季末,冬天相對減少。

小黑蚊為滋擾性昆蟲,目前尚無傳播疾病的記載,2011年小黑蚊專家會議上將小黑蚊危害等級區分訂定為5個等級。由於小黑蚊之吸血特性,因此人的活動與行為也是決定台灣鋏蠓密度高低的重要因子;如在農莊、社區、村落、學校、廟口、公園、風景區、遊樂區等人多或人群聚集活動場所都是小黑蚊可能猖獗危害的地方。近年來由於環境與生態改變、植栽施肥方式及休閒活動發達等因素,危害區域由以往的偏僻鄉鎮逐漸擴散至都會區,使得小黑蚊危害由局部地方性問題迅速蔓延成全市的生態環境問題,更直接影響民眾生活品質及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

     小黑蚊防治工作必須從「環境」及「人群聚集」著手,採用個人防護及環境管理方式,將個人防護、環境管理等各種技術與方法,依不同區域環境特性,設計有效的防治策略與做法,同時進行社區民眾與政府機關教育宣導,才是未來防治工作應重視的方向。

一、個人防護

(一)衣著保護

      最簡單有效的防護方法就是穿著長袖、長褲及鞋襪,兼顧舒適又能防止小黑蚊叮咬的效果並避免在有小黑蚊的地方逗留。避免被叮沒有吸到血,雌蟲就不能獲得產卵所需的養分,積極意義在阻斷小黑蚊的繁殖是真正治本的方法。

(二)教育宣導

      小黑蚊是蠓科吸血昆蟲,並非一般的蚊子,因此許多民眾不瞭解小黑蚊,不知道如何防治小黑蚊,因此有必要推動全面性的小黑蚊防治推廣教育。

(三)隔絕氣味

      建議擦拭香水例如明星花露水,以隔絕人氣味,減少小黑蚊叮咬,發揮防止叮咬效果。

(四)叮咬防治

      小黑蚊叮咬的患部可用冷水沖洗或冰敷消腫,舒緩痛癢的感覺,也有人推薦塗抹食用白醋,具有很好的止癢效果。

二、環境管理

小黑蚊幼蟲主要以藍綠藻、綠藻等藻類為食物,藻類的滋長需要潮濕的環境及適當的光線,環境中有藻類滋長的具體指標「青苔」。因此,避免青苔的滋生或是清除青苔,避免提供小黑蚊幼蟲生長的食物來源,阻斷小黑蚊滋生棲息地及危害。有關防治方法如下:

  (一) 以鐵鏟、鋼刷刮除磚、石、坡坎、水泥表面之青苔,或以圓鍬、鋤頭翻動具有青苔之土表。可採用清水刷除青苔、高壓水柱清洗施用除藻劑、殺菌劑消除藻類、應用透明漆或其他防水塗料上漆、彩繪牆面、邊坡等處,可保有較長的防治功效。

​(二)採用植被覆蓋環境管理方式,如日照充足的區域選用蔓花生與蟛蜞菊等向陽性草種;遮蔭處則可選種玉龍等耐陰性草種。

(三)將盆栽易生青苔處覆蓋景觀砂、碎石等資材。

(四)周圍水溝與藻類滋生環境實施除藻。

(五)裸露土表利用植栽、碎石、細砂、木塊等進行披覆,或定期翻動土表。

(六)改善裸露排水口,將水流直接引入水溝。

(七)牆面以高壓水柱清洗或刮除後,施以漂白水或彩繪。

(八)加裝織有殺蟲劑的防蟲紗網。

三、化學防治

    在小黑蚊危害的高密度區,可委託福潔病媒防治使用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進行緊急化學防治撲殺成蟲,快速降低成蟲密度,並配合個人防護及清除幼蟲棲地防治做法,方可有效處理小黑蚊問題。

   

伍、結語

小黑蚊不是蚊子而是雙翅目蠓科的台灣鋏蠓,體長約1.4mm,極為細小肉眼不易看見,習性低飛,故多叮吸小腿為主,主要活動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3時,若在傍晚出現體型較大之吸血昆蟲,多為三斑家蚊及環蚊家蚊。小黑蚊非環境髒亂或積水所導致,亦無病媒疾病傳染問題,主因為人類開發觀光、大眾運輸工具等建設,使郊區都市化,讓小黑蚊隨著交通工具來到人類居住的環境,宣導民眾採用「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法:

(1)個人防護:戶外的民眾穿著長袖衣服、長褲,可減少小黑蚊的叮咬,塗抹忌避劑(或防蚊液)則可避免小黑蚊為害身體的裸露部位。

(2)環境整頓:青苔為小黑蚊孳生的指標,如屋簷下、水溝邊緣、庭院牆角、農耕地等以翻土或刮除青苔,並在移除後之地表種植密生草種覆蓋,或加舖碎石、小木塊等,降低幼蟲孳生。

(3)物理防治:在小黑蚊為害的地區,學校、住家、工廠可裝置細網目的紗門、紗窗,以阻隔成蟲飛入室內。

小黑蚊的防治工作需民眾合力協助,定期自我檢查、清理居家附近環境,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好之防護措施。

目前尚無一勞永逸的小黑蚊防除技術,唯有加強對小黑蚊的認知,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的正確防治觀念,由單位經常性持續防治,清除青苔,方可避免市民遭小黑蚊之危害,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