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AMPs

Welcome to the mobile web

top of page

入侵紅火蟻專區

About

本社領有國家紅火蟻中心核發之國家紅火蟻訓練合格人員證照,乃國家核定具備入侵紅火蟻防治資格之專業機構(非有國家合法證照不得擔任該防治工作)。對有疑似火蟻活動之區域(含農業用地、非農業用地、營建用地、園藝用地等),必須聘請合法施作人員實施偵查、鑑定、防治及申報,對於有需求之客戶請聯繫本社進行相關作業及防治工作。

國家紅火蟻防治合格證書副本.png

作業依據


*植物防疫檢疫法(農委會)
*紅火蟻標準作業程序(農委會)
*花卉、種苗及栽培介質防範紅火蟻移動管理作業要點(農糧署)
*領得建造(雜項)執照建築基地入侵紅火蟻監測及防制標準作業流程(營建署)
*營建基地入侵紅火蟻偵查、防治及植栽與土石方移動管制標準作業程序(農委會)

入侵紅火蟻介紹

入侵紅火蟻(Red imported fire ant, 學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為社會性昆蟲,族群分工嚴密,蟻群包括有蟻后、雌蟻、雄蟻、職蟻(工蟻與兵蟻,係不孕性雌蟻)、蛹、幼蟲、卵等個體,而以蟻后為族群中心,專司繁衍之責以維持族群數量及物種延續。

火蟻蟻后為有效快速繁殖的有機體,新交尾蟻后除初次產卵外,其後生命史中每日可生產數百粒至數千粒卵,壽命維持6-7年,因此可於交尾後數月內即建立成熟蟻巢,以多蟻后型態言,一個成熟蟻巢之個體數目可達10至50萬隻,數量驚人。

紅火蟻活動範圍極廣,其輻射狀的覓食蟻道可距離蟻巢本體達數十公尺至一百公尺遠。而為達繁衍擴張及尋覓適宜棲地等目的,紅火蟻尚可藉下列自然方式擴散蔓延:

• 分巢(budding):新蟻后由一龐大的成熟蟻巢中分出,由部分職蟻保護並搬運幼蟲至鄰近新地點築巢。

• 地面遷移(ground movement):火蟻群因尋覓適宜棲地可經常進行地面搬遷,一日內即可於數十公尺外另築新巢。

• 蟻筏(ant raft):遇到洪水氾濫時,火蟻個體可有組織地聚結成拒水性蟻筏浮於水面,漂流至乾燥的適宜地點。

• 交尾飛行(swarming):由成熟蟻巢中產生具繁殖能力的有翅型雌蟻與雄蟻,於空中交尾後飛行降落至新築巢點,其飛行距離約3公里,在順風情況下可達19公里。

除上述自然散播(natural spread)方式外,入侵紅火蟻尚可依附於土壤、稻草、盆栽植物及栽培介質、田間廢棄物、景觀與營建材料、與土壤接觸之機具設備等高風險物品,經人為移動(hitchhiking  movement)而散播。

紅火蟻防治觀念

常用的作物害蟲防治法對防治入侵紅火蟻效果有限,原因如下:

• 傳統的表面農藥噴佈方式僅造成部份覓食蟻群死亡,深藏地底的蟻后仍可於數日至數週內回復蟻群數量,因此,防治的重點在於蟻后。

• 初期蟻巢(incipient nest)不易察覺,成熟蟻巢未必產生蟻丘,防治標的無法完全掌握,因此,採餌劑撒佈方式處理較適宜。

• 蟻后之食物來源受到分食作用(tropholaxis)的層層保護,因此,餌劑的成分與配方必須精確控制。

• 餌劑的施用必須配合火蟻的覓食行為,撒佈需把握適當時機。

• 多蟻后型蟻群可於單位面積內大量發生,例如高密度發生區每公頃可產生400個蟻巢,倘在處理過程中未能將這些蟻巢全數滅除,則殘餘蟻群仍可快速分巢,於一定時間後再度嚴重發生。

bottom of page